作为一个真正的中国人证券公司配资,我们自然希望看到中国在各个领域,尤其是在国际竞争中领先美国。这种领先让我们感到骄傲和高兴,这也是理所应当的。但是,真正的喜悦应该建立在一个真实且有价值的“领先”基础上。
很多时候,一些人比如张维为和项立刚,他们常常提到中国在某些领域遥遥领先,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因此感到自豪,反而会提出质疑。这些质疑的根源在于,他们所讲的很多观点并不靠谱,甚至脱离实际。虚假的说法自然难以让人信服。
近期,有个网名叫“独夫”的年轻人说中国至少领先美国100年,这个说法也遭遇了质疑。这不是因为他讲的完全不符合事实,而是他所说的“领先”本身意义不大,甚至带有偏见。他提到的是中国在社会治理方面领先美国,但这其实是一个非常主观的判断。
展开剩余73%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社会治理的优劣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评判这个问题就像“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中国人当然会认为中国的治理理念更好,但外国人也会为自己的国家的治理方式辩护,认为自己的方式同样优秀。
中国始终坚持尊重各国根据自身国情和人民需求选择的政治制度和发展道路,并主张互相尊重、互相借鉴。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也都自信地认为自己在社会治理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因此,在讨论社会治理时,做出“领先”的判断并没有太大意义。至于“领先多少年”的问题,还得考虑到各国的历史背景。例如,美国的历史只有两三百年,因此说中国在社会治理上领先1000年甚至更久也并不夸张。
这让我想起一个我十分敬佩的博主——“发烧好了呢”,许多人亲切地称他为“发烧老师”。他曾表示,中国在文化和社会治理的成熟度上,至少领先美国1000年。发烧老师认为西方文明还停留在“幼稚”阶段,甚至批评欧美人生活的方式和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经》和《资治通鉴》有很大的差距。他坚信,不论怎么说,在文化、文明以及社会治理的理解上,中国比美国、欧洲领先至少1000年。
我不反对这种观点,甚至可以说,既然《道德经》有两千多年历史,那么说中国至少领先美国2000年也并不为过。特别是,如果我们谈论社会治理,孔子和韩非子的理念,甚至比老子的理念更具现实意义。
孔子的思想实际上是对西周制度的一种总结,他强调“正名”是治理的基础。孔子提到,如果一个国家的“名”不正,社会秩序就会混乱。这一理念至今仍然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各国的社会治理。正是这种对礼、乐、刑的强调,奠定了今天社会治理的基础,甚至可以说,在这一点上,我们确实领先了美国甚至更长的时间。
但问题在于,虽然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中国至少领先2000年,但这种历史上的领先究竟对今天有何意义呢?正如中国的古训所言,“好汉不提当年勇”。这并不是说过去的成就不值得骄傲,而是提醒我们,过去的辉煌并不能解决当下的问题。真正的挑战是如何应对现实,如何在现在实现真正的领先。
此外,社会治理理念的领先,并不意味着能够直接转化为实际的进步和实力提升。就像有些人提到,清朝的制度在某些方面领先英国,但最后的结果却是被打败了。这种“领先”难道就有实际意义吗?社会治理理念的优越性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它是否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技术创新和民主进步,这才是最直接关系到百姓福祉的。
我们今天需要的,是在科技、军事、经济等领域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领先。这样的领先才是有实质意义的。社会治理的领先可以是“0”,但如果没有强大的经济和技术支撑,它也无法转化为真正的竞争力。
所以,我们不该停留在过去的辉煌中,享受已经过去的自豪感。而应该更多关注当下,思考如何在科技、经济、文化等方面真正做到“遥遥领先”。只有这样,才能为中国的未来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而不只是陶醉于历史的辉煌。
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追求的“领先”。
发布于:天津市华林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